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 网站地图

欢迎来到 - 乖猫咪学习网 - http://www.guaimaomi.com !

教学反思 班主任 家长专区 教育范文
首 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乖猫咪学习网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试卷《论语》八则 -- 正文

《论语》八则

[10-18 00:21:40]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9949

概要:) (爱)好(2)同一个意思而古今所用的字不相同。如:人不知(了解) 愠(怨恨) 君子(正直的人,有修养的人)故(旧的,从前的) 善(好) 何(什么)(3)通假字“说”通“悦”(愉快) “女”通“汝”(你) “识”通“志”(记住)“知”通“智”(智慧)(4)名言警句:a.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用于学习态度)b.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 (用于学习方法)c. 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用于思想修养)【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基础知识积累]1. 给加点的字注音。论( )语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诲女知之乎( ) 是知( )也 罔( )殆( )而内自省( )也 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 )2. 解释加点的词。(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人不知而不愠( )( )(3)温故而知新( )(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6)见贤思齐焉,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 )(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3. 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诲女知之乎?C.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E.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http://www.guaimaomi.com

 以下是www.guaimaomi.com为您推荐的《论语》八则,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论语》八则

一、字词讲解:

1. 成语: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2. 文言虚词

而:顺接连词

a. 温故而知新 b. 敏而好学 c. 学而时习之 d. 择其善者而从之

转折连词

a. 人不知而不愠 b. 学而不厌 c. 思而不学则殆

3. 实词

(1)古代的单音节词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只要加一个字就行,如:

(学、复、实)习 朋(友) (喜)悦 (快)乐 思(考)

学(习) (聪)敏 敏(捷) (教)诲 厌(倦)

(疲)倦 (选)择 知(道) (爱)好

(2)同一个意思而古今所用的字不相同。如:

人不知(了解) 愠(怨恨) 君子(正直的人,有修养的人)

故(旧的,从前的) 善(好) 何(什么)

(3)通假字

“说”通“悦”(愉快) “女”通“汝”(你) “识”通“志”(记住)

“知”通“智”(智慧)

(4)名言警句:

a.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用于学习态度)

b.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 (用于学习方法)

c. 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用于思想修养)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

[基础知识积累]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论( )语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诲女知之乎( ) 是知( )也 罔( )殆( )

而内自省( )也 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 )

2. 解释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2)人不知而不愠( )( )

(3)温故而知新( )( )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6)见贤思齐焉,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 )

(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

3. 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诲女知之乎?

C.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E. 思而不学则殆。

4. 解释下面的一词多义。

5. 指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课内阅读·整体感悟]

6. 根据提示,用课文中的语句填空。

(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拓展提高]

7. 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 略

2. 略(参见课文注释)

3. E

4. 识“之”,代词,代学过的知识。谓“之”,代词,他,指孔文子。从“之”,音节助词,无实义。知“之”,代词,代所教给的知识或是道理。可以,以,让。何以,凭。是以,因此。

5. (1)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人格高尚的人。

(2)古义,好的地方。今义,善良的人。

(3)古义,可以让。今义,可能,能够。

(4)古义,满足。今义,讨厌,厌烦。

6.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略(参见课文注释)

相关推荐:


标签: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试卷分析大全,初中学习方法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试卷
关键词:
《《论语》八则》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Copyright 乖猫咪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