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与智慧》教案2[04-24 22:24:1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三语文教案 阅读:9140次
概要:下,你认为知识与学问究竟哪一个更加重要?2、检查预习情况:读准字音,看清笔画:陶冶 寸积铢累 大窾 矻矻穷年 探骊得珠 犀锐3、默读课文,画出每段的中心句讨论并归纳:第1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第2段:有人认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问曾都来有智慧。 www.guaimaomi.com 第3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第4段: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第5段: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第6段: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4、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明确:全文共六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2):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区别;第二部分(4-6):论述学问与智慧的联系。1、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文章的标题是“学问与智慧”,是个并列短语,是全文的中心论题。中心论点在文末:“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同时也是文章的结论。2、研读文章的第一部分。(1)读文章的第一节,理解文章是怎样来阐明学问与智慧的。明确:作者作了一系列的精彩的比喻。这些比喻贴切,是因为对学问与智慧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准确。 《学问与智慧》教案2,http://www.guaimaomi.com教学目标: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继续学习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的方法; 3、体会隽美的语言并注意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3、优美语言的积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由古人的名言导入,思考一下,你认为知识与学问究竟哪一个更加重要? 2、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字音,看清笔画:陶冶 寸积铢累 大窾 矻矻穷年 探骊得珠 犀锐 3、默读课文,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讨论并归纳: 第1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第2段:有人认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问曾都来有智慧。 www.guaimaomi.com
第3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第4段: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 第5段: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第6段: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4、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明确:全文共六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部分(4-6):论述学问与智慧的联系。 1、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文章的标题是“学问与智慧”,是个并列短语,是全文的中心论题。中心论点在文末:“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同时也是文章的结论。 2、研读文章的第一部分。 (1)读文章的第一节,理解文章是怎样来阐明学问与智慧的。 明确:作者作了一系列的精彩的比喻。这些比喻贴切,是因为对学问与智慧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准确。
标签:初三语文教案,初三语文教案模板,初三语文复习计划,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三语文教案
上一篇:《专题:广告多棱镜》教案
关键词:
|
最新《初三语文教案》
热门《初三语文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