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第6课时)教学设计[04-24 22:24:1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三数学教案 阅读:9729次
概要: 数学思考 1.通过研究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建立数学建模的思想. 2.通过学习和探究“矩形面积”“销售利润”问题,渗透转化及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 通过研究生活中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进一步认识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通过将“二次函数的最大值”的知识灵活用于实际,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探究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 “二次函数”(第6课时)教学设计,http://www.guaimaomi.com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关系,让学生掌握利用顶点坐标解决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的方法. 数学思考 1.通过研究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建立数学建模的思想. 2.通过学习和探究“矩形面积”“销售利润”问题,渗透转化及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 通过研究生活中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进一步认识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通过将“二次函数的最大值”的知识灵活用于实际,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探究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 教 学 流 程 安 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 创设情景 引出问题 活动2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活动3 归纳、总结 活动4 运用新知 拓展训练 活动5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教师提出矩形面积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使用价值. 利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解决生活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生共同小结,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教 学 课 程 设 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问题: 现有60米的篱笆要围成一个矩形场地, (1)若矩形的长为1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若矩形的长分别为15米、20米、30米时,它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3)从上两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回答.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体会两变量的关系. 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是否发现两变量; (2)学生是否发现矩形的长的取值范围; 通过矩形面积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活动2] 你能找到篱笆围成的矩形的最大面积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与矩形面积有关的量. 教师深入小组参与讨论. 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是否能准确的建立函数关系; (2) 学生是否能利用已学的函 数知识求出最大面积; (3)学生是否能准确的讨论出自 变量的取值范围; 通过运用函数模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学会用函数的观点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3] 提问: 由矩形面积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后得到: (1)由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坐标是最低(高)点,可得当时,二次函数y=ax2+bx+c有最小(大)值. (2)二次函数是现实生活中的模型,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标签:初三数学教案,初三数学教案模板,初三数学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数学辅导资料 - 初三数学教案
上一篇:三视图”(第1课时)教学设计
关键词:
|
最新《初三数学教案》
热门《初三数学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