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教学案例的再探究[01-13 07:15:28]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阅读:9881次
概要:位教师的讲解很有道理,可细心的胡老师发现,第四种解法也是错的,她还用中学数学的方法给出了证明。但美中不足的是,胡老师在指出别人错误的同时,自己也犯了小小的错误。一、证明中存在知识错误为行文方便,先把胡老师的证明摘录如下:二、证明中存在逻辑错误当然,即使补上了这个证明(用中学的方法很容易证明,略),也不能保证没有别的剪法可以得到更多的圆片。从这个角度讲,胡老师的结论也是值得怀疑的。三、对该题的改进客观地讲,这是一道好题。它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生活,培养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遗憾的是,无法将上述解法照搬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法。我认为,可将该题改成一道开放题,如下:李师傅有一张长14分米、宽8分米的长方形铁皮,想剪直径为3分米的圆形铁片,你最多可以帮他剪几个?这样改动后,题目的答案就不唯一了。同一个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解答,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都能体验到数学探究的乐趣。当然,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还应告诉学生,你们现在得到的圆片个数是限于使用小学知识得到的,进入中学后,用中学知识还可以剪出更多的圆片。这样处理,既保证了数学学科的科学性,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基于上述分析,我想谈两点感受。一是作为教师,一定要有厚实的专业基础。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师,更要苦练数学内功,尽量少犯科学性错误。二是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特别是新课改理论的学习,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想,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我们的教学水平一定能够攀上新的台阶。。 对一个教学案例的再探究,http://www.guaimaomi.com胡良梅老师在《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4期提供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教学案例。这个案例是说,有位教师在公开课上曾出示如下一道题: 李师傅用一张长14分米、宽8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剪直径为3分米的圆形铁片,最多可剪多少个? 学生出现了以下四种解法: 接着该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学生难辨对错的情况下,教师及时作了评价。他说,前三种解法都是错的(理由略),只有第四种解法正确。为帮助学生理解,他还画出了如下直观图(见图1)。 粗一看,这位教师的讲解很有道理,可细心的胡老师发现,第四种解法也是错的,她还用中学数学的方法给出了证明。但美中不足的是,胡老师在指出别人错误的同时,自己也犯了小小的错误。 一、证明中存在知识错误 为行文方便,先把胡老师的证明摘录如下: 二、证明中存在逻辑错误 当然,即使补上了这个证明(用中学的方法很容易证明,略),也不能保证没有别的剪法可以得到更多的圆片。从这个角度讲,胡老师的结论也是值得怀疑的。 三、对该题的改进 客观地讲,这是一道好题。它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生活,培养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遗憾的是,无法将上述解法照搬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法。 我认为,可将该题改成一道开放题,如下: 李师傅有一张长14分米、宽8分米的长方形铁皮,想剪直径为3分米的圆形铁片,你最多可以帮他剪几个? 这样改动后,题目的答案就不唯一了。同一个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解答,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都能体验到数学探究的乐趣。当然,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还应告诉学生,你们现在得到的圆片个数是限于使用小学知识得到的,进入中学后,用中学知识还可以剪出更多的圆片。这样处理,既保证了数学学科的科学性,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基于上述分析,我想谈两点感受。一是作为教师,一定要有厚实的专业基础。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师,更要苦练数学内功,尽量少犯科学性错误。二是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特别是新课改理论的学习,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想,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我们的教学水平一定能够攀上新的台阶。 。
标签:数学教学案例反思,数学教学案例大全,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 -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上一篇:“意外”收获精彩
关键词:
|
最新《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热门《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