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10-18 00:19:18]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一历史教案 阅读:9102次
概要: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历史课又学习了“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已有相当的认识。三、 教学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过程与方法: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四、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为体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 要以人为本,和学生建立一条良好的沟通渠道,体会他们的心声,参考他们的意见,使得无论从校内到校外都充满和谐,老师和学生成为互相信赖的朋友。为体现教学方式的革新,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引导、补充、归纳、小结。五、 教学或活动过程(一) 教学准备阶段1、让学生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通俗读物并印发有关儒、道、法三家学派的有关资料给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名言警句,并进行分类。2、将学生分成儒、道、法三个辩论小组,熟悉各学派的思想观点,做好辩论准备。3、制作相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鼓励学生进行竞赛,比比谁的资料搜集得全,加工得好,提高学生准备工作的投入热情。(二)教学或活动过程1、导入新课:先请同学们作个思维拓展,谁能解释一下老师的“一三五七九&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http://www.guaimaomi.com以下是www.guaimaomi.com为您推荐的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一、 教材分析 本课的来源为第二单元在思想领域的知识。 本课的主题是“变革的时代, 活跃的思想”;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本课属于思想领域的知识,在本单元中处于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正处于由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加上思想较为解放,因而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学生在小学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历史课又学习了“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已有相当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 过程与方法: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四、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为体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 要以人为本,和学生建立一条良好的沟通渠道,体会他们的心声,参考他们的意见,使得无论从校内到校外都充满和谐,老师和学生成为互相信赖的朋友。 为体现教学方式的革新,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引导、补充、归纳、小结。 五、 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 教学准备阶段 1、让学生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通俗读物并印发有关儒、道、法三家学派的有关资料给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名言警句,并进行分类。 2、将学生分成儒、道、法三个辩论小组,熟悉各学派的思想观点,做好辩论准备。 3、制作相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鼓励学生进行竞赛,比比谁的资料搜集得全,加工得好,提高学生准备工作的投入热情。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先请同学们作个思维拓展,谁能解释一下老师的“一三五七九”,即一周三分五霸七雄九鼎。那么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哪一个历史时期?(春秋战国)归纳出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生产力发展即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出现了孔子及诸子百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2、学习新课: 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在尊重“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做如下处理: 第一,将课文“百家争鸣”子目中关于“百家争鸣”背景的阐述前置于课文开篇。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空间”的阐述同样适应于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产生的时代;再者,原课文开篇就直接提出孔子,显得突兀。如有背景资料引入,将更能体现历史“因果关系”的学科特点,同时也便于联系学过的知识切入新课。 第二,在“孔子”之后,简略增加“老子”的内容。关于老子只增加“老子是春秋末年与孔子同代齐名的思想家,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即可,不必展开。因为在“百家争鸣”中,道家是一个重要学派,适当提到老子,不但使上下教学内容本源相贯,也使课文结构更具完整性。 第三,在战国“诸子百家”教材内容中,删去墨家部分。根据《标准》,删去墨家内容属允许范围,并不会降低《标准》的要求。这样做的理白是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因为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能很明确地区分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的区别。在这节课中,阐述诸子百家内容的教学,设计为学生辩论活动,墨儒两家学说对立性不强,容易混淆,不利于辩论的开展,故删去。 (一)孔子 孔子是本课重点知识,要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即“仁”“礼”学说及教育方面的贡献。通过学生表演课本剧“孔子讲学”, 再现孔子设坛讲学情景,并在学生的提问和质疑中, 一起归纳出孔子“仁”“礼”的思想内涵。仁: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礼: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通过“因材施教”课本剧的表演,并结合语文刚刚学完的《论语》内容,归纳出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如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再由学生自己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实教与学的积极影响。 (二)百家争鸣 以图表形式引导学生归纳出儒家、法家、道家等思想特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学派思想主张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并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再现百家争鸣的情境。通过对其思想内容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他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3、课堂小结: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集诸子百家所形成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源泉。 4、课堂练习: 结合本校实际,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观点,或运用法家严格惩罚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观点,就校风建设提出你的看法。 5、板书设计: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生产力发展 引发 出现 孔子 思想活跃 思想文化发展 社会变革 诸子百家 六、评价 本课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的规定。《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材内容思想理论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教师的活动形式:启发、引导、补充、归纳、小结;学生的活动形式:分析、质疑、表演、辩论。师生之间建立一条良好的沟通渠道,体会彼此的心声,参考彼此的意见,本节课取得良好效果。
标签:初一历史教案,初一历史教案模板大全,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历史辅导资料 - 初一历史教案
上一篇: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关键词:
|
最新《初一历史教案》
热门《初一历史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