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案6[10-18 00:16:19]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二语文教案 阅读:9656次
概要:读课文(导)作为一首叙事长诗,故事性很强,不过读起来却也是朗朗上口,配上曲子也别有韵味,请让我先给同学们示范诵读一遍,注意停顿、节奏、及语调变化,大家可默默跟读,准备朗诵。1、 播放录音《二泉映月》教师范读。2、 学生范读,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有没有愿意试一下。3、 学生评价,并配乐齐读。(评价:朗读基本功很扎实,很到位。)三、 疏解课文,复述情节(导)这首三吏三别中的作品, 作者在音律和谐,文字简洁的形式下,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深邃的思想和对现实强烈的批判色彩,杜甫想说什么呢,他最终说了没有?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下面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石壕村看一看,那里发生了什么?这个任务交给大家1、 小组讨论,结合注释,先疏解字词,提出疑难一起解决,理清故事情节。2、 质疑并复述课文。(走:跑 前:走上前 且:尚且 更:再 从:跟从)3、 补充并做评价(明确)因为古诗言虽尽而意无穷,所以在抓住主要情节的同时可以适当发挥想象,不要抱者翻译的心态去学,重在欣赏,领会意韵。 www.guaimaomi.com 四、 赏析课文(一)内容浅析1、 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 (有吏夜捉人)2、 为什么是“捉人”还是“夜晚”?(不是征兵,是强抓,半夜表明官吏凶狠无情)3、 最终抓到人没有?(抓到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作用)4、 文中主要人物 《石壕吏》教案6,http://www.guaimaomi.com一、 导入: 有两幅对联大家一起看一下:(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同学们能够猜出这是写的唐朝哪位诗人吗?(杜甫)盛唐时期,我国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一个被后世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就是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杜甫的诗大多真实表现了现实生活,他亲身经历“安史之乱”,所作的《三吏》《三别》更真实反映了唐朝末期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生活,今天我们学习其中流传最广的《石壕吏》。 二、 整体感知,听读课文 (导)作为一首叙事长诗,故事性很强,不过读起来却也是朗朗上口,配上曲子也别有韵味,请让我先给同学们示范诵读一遍,注意停顿、节奏、及语调变化,大家可默默跟读,准备朗诵。 1、 播放录音《二泉映月》教师范读。 2、 学生范读,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有没有愿意试一下。 3、 学生评价,并配乐齐读。(评价:朗读基本功很扎实,很到位。) 三、 疏解课文,复述情节 (导)这首三吏三别中的作品, 作者在音律和谐,文字简洁的形式下,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深邃的思想和对现实强烈的批判色彩,杜甫想说什么呢,他最终说了没有?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下面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石壕村看一看,那里发生了什么?这个任务交给大家 1、 小组讨论,结合注释,先疏解字词,提出疑难一起解决,理清故事情节。 2、 质疑并复述课文。(走:跑 前:走上前 且:尚且 更:再 从:跟从) 3、 补充并做评价 (明确)因为古诗言虽尽而意无穷,所以在抓住主要情节的同时可以适当发挥想象,不要抱者翻译的心态去学,重在欣赏,领会意韵。 www.guaimaomi.com
四、 赏析课文 (一)内容浅析 1、 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 (有吏夜捉人) 2、 为什么是“捉人”还是“夜晚”?(不是征兵,是强抓,半夜表明官吏凶狠无情) 3、 最终抓到人没有?(抓到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作用) 4、 文中主要人物是谁? 板书:吏 妇(官吏愤怒的大声呼叫,) 5、 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板书:呼 啼(妇人悲伤的哭哭啼啼)
标签:初二语文教案,初二语文教案模板大全,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语文辅导资料 - 初二语文教案
上一篇:《核舟记》教学设计5
关键词:
|
最新《初二语文教案》
热门《初二语文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