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 网站地图

欢迎来到 - 乖猫咪学习网 - http://www.guaimaomi.com !

教学反思 班主任 家长专区 教育范文
首 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乖猫咪学习网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语文辅导资料初二语文教案《桃花源记》教学设计4 -- 正文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4

[10-18 00:16:19]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二语文教案   阅读:9392

概要:uo;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讲述了作者因醉意未消,暮色苍茫而迷路误入荷花深处,惊动了水鸟,别有一番情趣。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也是讲述的一个渔人因迷路而误入桃花源,那又是一番什么景观呢?请打开书——二、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三、朗读课文1、听课文朗读录音(一听)在听读中注意字词读音、语句的停顿、情感的把握三个方面。师强调朗读时,应注意的几个细节: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过家”中“要”要读“yāo”,不读“y&agr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4,http://www.guaimaomi.com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的类型:文言文精读课文新授课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www.guaimaomi.com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讲述了作者因醉意未消,暮色苍茫而迷路误入荷花深处,惊动了水鸟,别有一番情趣。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也是讲述的一个渔人因迷路而误入桃花源,那又是一番什么景观呢?请打开书——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一听)

在听读中注意字词读音、语句的停顿、情感的把握三个方面。

师强调朗读时,应注意的几个细节: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过家”中“要”要读“yāo”,不读“yào”。

②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要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有起伏;a.句与b、c句间停顿略久,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才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2、再听课文朗读

轻声跟读,会背诵的同学,合上课文跟读。

3、全班齐读课文(老师简单点评,从字音、停顿、感情三方面来讲)


标签:初二语文教案初二语文教案模板大全,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语文辅导资料 - 初二语文教案
关键词: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4》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Copyright 乖猫咪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