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开放性教学片断的赏析[11-21 08:49:00]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阅读:9115次
概要:后,60乘以5等于300。师:你们真棒!还有不同的简便算法吗?“我有!我有!”。顿时很多同学举起了手。生4:我是先把12分成10和2相加,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将10和2分别乘以25得250、50,最后,250加50等于300。生5:那我也可以把后面的因数分成20和5相加,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将20和5分别乘12得240、60,最后,250加50等于300。生6:老师,我有一种简便算法,先把12看作20,因为20比原来多8,所以算式里要写出20减8的差,再将20和8分别乘25得500、200,最后,500减去200等于300。生7:我受到生6的启发,把后面的因数看作30,因为30比原来多5,所以算式里要写出30减5的差,再将30和5分别乘12得360、60,最后,360减60等于300。生8(面带疑惑地站起来):老师,我也有一个简便算法不知道对不对?但算出结果是一样。师:请你说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讨论。生8:我是先把两个因数分别看作10和20相加等于30,而前面的因数在看作10时少2,后面的因数少5,再把2和5相乘得10,最后,30乘以10等于300。教师没有马上评价,只是说:“生8的想法很独特,看起来也是简便,但算法是巧合,还是有道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大家可以相互合作”。此时,教室里再次响起讨论声。生9:我认为生8的简便方法不合理,如果换一道式子:如22×25就不能适用这种简便方法。生10:老师,我有算法和他们不一样,把25看作100,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积不变, 对一个开放性教学片断的赏析,http://www.guaimaomi.com[案例] “简便计算”的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例题:12×25 师:这道题,用简便方法应该怎样算?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把你们各自想出的算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教室里立刻响起了激烈的讨论声,不一会,许多同学纷纷举起了手。 生1:我是先把12分成3和4相乘,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将4与25结合相乘得100,最后,100乘以3等于300。 生2:我同样把12分成6和2相乘,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将2与25结合相乘得50,最后50乘以6等于300。 生3:我是将后面的因数分成5和5相乘,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将12与任意一个5结合相乘得60,最后,60乘以5等于300。 师:你们真棒!还有不同的简便算法吗? “我有!我有!”。顿时很多同学举起了手。 生4:我是先把12分成10和2相加,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将10和2分别乘以25得250、50,最后,250加50等于300。 生5:那我也可以把后面的因数分成20和5相加,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将20和5分别乘12得240、60,最后,250加50等于300。 生6:老师,我有一种简便算法,先把12看作20,因为20比原来多8,所以算式里要写出20减8的差,再将20和8分别乘25得500、200,最后,500减去200等于300。 生7:我受到生6的启发,把后面的因数看作30,因为30比原来多5,所以算式里要写出30减5的差,再将30和5分别乘12得360、60,最后,360减60等于300。 生8(面带疑惑地站起来):老师,我也有一个简便算法不知道对不对?但算出结果是一样。 师:请你说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生8:我是先把两个因数分别看作10和20相加等于30,而前面的因数在看作10时少2,后面的因数少5,再把2和5相乘得10,最后,30乘以10等于300。 教师没有马上评价,只是说:“生8的想法很独特,看起来也是简便,但算法是巧合,还是有道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大家可以相互合作”。 此时,教室里再次响起讨论声。 生9:我认为生8的简便方法不合理,如果换一道式子:如22×25就不能适用这种简便方法。 生10:老师,我有算法和他们不一样,把25看作100,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积不变,得缩小4倍,正确的简便算式是12乘100再除以4等于300。 同学们想到的不同算法写满了黑板。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的表现非常出色,老师为你们喝彩。你们比较喜欢哪种算法? 学生开始激烈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得出对生1、4、10提出的算法比较喜欢。 [赏析] “简便计算”的算法本身是多样化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一直没有告诉学生的算法,也没有用一种固定的算法去牵制学生,打破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模式,构建了“问题——探究——解决——体验”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眼前的问题,不断去探寻和体会自己的算法。教师这一放,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几个算法,而是学会了更多的计算方法。同时,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探索学习的时间和宽阔的思维空间,为学生搭建宽松和谐的表现自我、发现自我的舞台。因此, 我们亲眼目睹了学生思维碰撞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当学生把自己疑惑的想法提出来时,教师巧妙地将评价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评价,使学生在学中感受成功的体验、情感的满足,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也使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都得到了形成和发展。
标签:数学教学案例反思,数学教学案例大全,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 -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上一篇:对当前课堂练习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
最新《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热门《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