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 网站地图

欢迎来到 - 乖猫咪学习网 - http://www.guaimaomi.com !

教学反思 班主任 家长专区 教育范文
首 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乖猫咪学习网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教案《古代寓言二则》教案3 -- 正文

《古代寓言二则》教案3

[10-18 00:21:40]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一语文教案   阅读:9809

概要:学课时:二课时学科:语文主备人:陈万华 复备人:陈万华 任教班级:九(9、12)班 www.guaimaomi.com 教学后记: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具体教学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教师适当指导,努力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具有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的观念,不墨守陈规、因循守旧。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由一个寓言故事导入:(1)学生讲述狐狸和乌鸦的故事。(2)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3)这就是寓言:在一个短小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4)我国古代的寓言二、复习《郑人买履》:1、简介韩非及《韩非子》。2、小组成员互读;圈出文中不明白的或自己认为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小组成员互译。3、教师巡视指导,并明确要求掌握下列词的意思:有欲( 想要 )买履( 鞋 )者 自度( 量长短 )其( 自己的 )足置之其坐( 同“座”,座位 ) 至之( 到……去 )市而忘操( 拿 )之( 指量好的尺码 ) 得履乃( 才 )曰吾忘持( 拿 )度( 尺码 ) 反( 同“反”,返回 )归取之

《古代寓言二则》教案3,http://www.guaimaomi.com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

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3、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4、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3、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本、学案等

教学类型:复习

教学课时:二课时

学科:语文

主备人:陈万华     复备人:陈万华     任教班级:九(9、12)班

www.guaimaomi.com

教学后记:

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具体教学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教师适当指导,努力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具有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的观念,不墨守陈规、因循守旧。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由一个寓言故事导入:

(1)学生讲述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2)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3)这就是寓言:在一个短小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4)我国古代的寓言

二、复习《郑人买履》:

1、简介韩非及《韩非子》。

2、小组成员互读;圈出文中不明白的或自己认为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小组成员互译。

3、教师巡视指导,并明确要求掌握下列词的意思:

有欲( 想要 )买履(  鞋 )者    自度(  量长短  )其(  自己的  )足

置之其坐(   同“座”,座位       )    至之(  到……去        )市

而忘操(  拿  )之(  指量好的尺码  )    得履乃(     才       )曰

吾忘持(  拿  )度(   尺码      )    反(  同“反”,返回 )归取之


标签:初一语文教案初一语文教案大全,初中学习方法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教案
关键词:
《《古代寓言二则》教案3》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Copyright 乖猫咪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