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10-18 00:16:19]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二语文教案 阅读:9209次
概要:主体、背景、结语,有的可根据情况省略背景或结语(3)消息的六要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2.指名朗读标题。点拔:“百万”、“横渡”两个词很有气势,体现着胜利豪情,要读出感情,当然,又要适度。3.教师范读,同学边听边标示表明渡江时间、地点的词语。并注意字音荻dí港锐不可当dāng 溃kuì退歼jiān灭要塞sài4.按消息的结构给文章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即“导语”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www.guaimaomi.com 第二部分,即“主体”部分,详述三路大军战斗的经过,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主体部分又分为三层。从“20日夜起”到“已渡过30万人”是第一层,写出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从“21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是第二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未是第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5.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明确: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三、整体感知课文,揣摩、把握关键词语。1.本文的主体部分,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http://www.guaimaomi.com一、导入新课。(由时代背景入手)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二、明确消息这种体裁,初步感知课文,理出文章的脉络。 1.消息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种新闻体裁。 (1)消息的基本要求: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报道迅速及时;简明扼要。 (2)消息结构的五部分:标题(有的还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有的可根据情况省略背景或结语 (3)消息的六要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2.指名朗读标题。点拔:“百万”、“横渡”两个词很有气势,体现着胜利豪情,要读出感情,当然,又要适度。 3.教师范读,同学边听边标示表明渡江时间、地点的词语。并注意字音 荻dí港锐不可当dāng 溃kuì退歼jiān灭要塞sài 4.按消息的结构给文章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导语”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www.guaimaomi.com
第二部分,即“主体”部分,详述三路大军战斗的经过,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 主体部分又分为三层。 从“20日夜起”到“已渡过30万人”是第一层,写出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从“21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是第二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 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未是第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5.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明确: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三、整体感知课文,揣摩、把握关键词语。 1.本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报道人民解放军渡江的战斗情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中路军和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为什么最后才写东路军? 明确:从其结构来看,它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结构顺序的。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到的敌军的抵抗,都比较小,东路军所遇之抵抗较为顽固,所以中路军、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而中路军渡长江行动在前,西路军在后,因此,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 2.中路、西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是洋写的?哪是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明确: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见《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此处简略交待即可转入下文。西路大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待,如“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
标签:初二语文教案,初二语文教案模板大全,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语文辅导资料 - 初二语文教案
上一篇:《都市精灵》课堂实录1
关键词:
|
最新《初二语文教案》
热门《初二语文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