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3[10-18 00:16:19]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二语文教案 阅读:9973次
概要:)入手搜集资料,也可以自选角度学习。1.圆明园的建设历程、被毁经过、历史地位及价值,圆明园文物流失情况……2.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和火烧圆明园的过程。3.雨果生平及其主要作品的内容。4.有关《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分析、赏析文章。二、学生按教师提供的角度在课外搜集相关资料开展自主学习三、学生简要汇报、展示自己查找到的资料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按照各自感兴趣或侧重的主题(话题)形成学习小组,自行商议进一步学习的角度和形成的学习成果形式。四、教师指导自主学习成果的汇报形式供学生参考 www.guaimaomi.com 1.任选一个角度制作资料汇编。(1)角度参看教师提供自主学习角度,或自定。(2)有文字(不少于3000字),有图片。(3)如果是文字稿,要求有封面,自己撰写的序言,目录,主体内容,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说明,自己撰写的学习小结,最后列出资料来源。(4)如果是幻灯片(课件),也要求有自己撰写的序言、目录、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说明,自己撰写的学习小结,还要有资料来源链接。2.自由创作。(1)诗歌(例:《圆明园,我想对你说……》,字数不限)。(2)日记(写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或假定自己是雨果、巴特勒上尉、住在圆明园附近、亲眼目睹其被毁的一个学者……)(600字以上)。(3)书信《给雨果的信》(600字以上)。(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3,http://www.guaimaomi.com【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及背景资料,积累文中优美而别具特色的语言。 2.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理解这篇短文的深刻内涵。 3.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学习雨果广阔的胸怀和伟大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1.把握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理解雨果的思想感情。 2.揣摩关键语句,理解其丰富的意蕴。 【课时安排】一课时(综合性学习成果交流展示课) 【教学流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辅导 圆明园号称“万园之园”,被毁于英法联军之手,是我们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伤痛,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同学们在开展自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角度)入手搜集资料,也可以自选角度学习。 1.圆明园的建设历程、被毁经过、历史地位及价值,圆明园文物流失情况…… 2.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和火烧圆明园的过程。 3.雨果生平及其主要作品的内容。 4.有关《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分析、赏析文章。 二、学生按教师提供的角度在课外搜集相关资料开展自主学习 三、学生简要汇报、展示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按照各自感兴趣或侧重的主题(话题)形成学习小组,自行商议进一步学习的角度和形成的学习成果形式。 四、教师指导自主学习成果的汇报形式供学生参考 www.guaimaomi.com
1.任选一个角度制作资料汇编。 (1)角度参看教师提供自主学习角度,或自定。 (2)有文字(不少于3000字),有图片。 (3)如果是文字稿,要求有封面,自己撰写的序言,目录,主体内容,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说明,自己撰写的学习小结,最后列出资料来源。 (4)如果是幻灯片(课件),也要求有自己撰写的序言、目录、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说明,自己撰写的学习小结,还要有资料来源链接。 2.自由创作。 (1)诗歌(例:《圆明园,我想对你说……》,字数不限)。 (2)日记(写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或假定自己是雨果、巴特勒上尉、住在圆明园附近、亲眼目睹其被毁的一个学者……)(600字以上)。 (3)书信《给雨果的信》(600字以上)。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赏析(800字以上),或者《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读后感(600字以上)。 五、考核学习成果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及能力在课外完成以上学习任务后(每组任选一项并获得教师认可),用一节课开展综合性学习成果汇报活动。教师与学生“评委”参与考核,按不同层次、要求给每个学生打分。 六、家庭作业 摘抄课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略者的语句…… 【资料宝藏】 1.人文主义大师——雨果 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1885) ,法国作家。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东部的贝藏松。 雨果的父亲是拿破仑部下的将军。雨果幼年曾随从父亲行军到过意大利、西班牙等以风光明媚著称的滨海地带。11岁时,跟着母亲和两个哥哥返回巴黎,居住在一所古老的修道院里。雨果的母亲信奉旧教,拥护王室,在政治上和他的丈夫正好是对立的。青年时代的雨果同情保皇党,反映出母亲的保守立场对他的影响。雨果从小爱好文学,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 1819年,雨果和他的长兄共同创办《保守文艺双周刊》,出了32期,其中大部分文稿都出自雨果的手笔。1822年发表《颂诗集》,歌颂王朝和天主教,获得国王路易十八的年金赏赐。1823年,他的第一本小说《冰岛魔王》问世。据雨果自称,这部小说的情节全属虚构,只有一对青年的爱情是真实的写照,因为雨果和傅谢小姐的婚姻,曾一度由于他母亲的反对而几乎破裂。1824年发表《新颂歌集》,1826年发表《颂诗与长歌》。这两部诗集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都有了一些新的突破。1826年发表的小说《布格·雅尔加》,描写18世纪末法国殖民地圣多曼格岛发生的以布格·雅尔加为首的黑人暴动的事件。 最初,雨果对新兴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并不感兴趣,甚至不承认当时文坛上存在着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分歧。后来他在《新颂歌集》的序言中承认分歧的存在,但却又以调解人的姿态呼吁双方携手合作,直到1826年他才明确地支持浪漫主义;与此同时,他在政治上也开始从保皇主义立场转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立场。
标签:初二语文教案,初二语文教案模板大全,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语文辅导资料 - 初二语文教案
上一篇:《蜡烛》教学设计2
关键词:
|
最新《初二语文教案》
热门《初二语文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