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8[10-18 00:16:19]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二语文教案 阅读:9171次
概要:格化,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有趣;2、含蓄说明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二、介绍作者: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www.guaimaomi.com 三、整体阅读,感知课文内容:1、从课文中获得有关物候学那些知识?(给课文分段)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1.2.3段)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第4.5段)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第6.7.8.9.10)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第11.12段)2、说明顺序:以上四个部分的说明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作者在介绍物候现象时采用了这样一种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它的意义。这种说明顺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8,http://www.guaimaomi.com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原来是指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现象。像这些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现象,古代的劳动人们称为“物候现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她们的语言。 用“大自然的语言”作为文章题目的作用或者效果:1、将大自然人格化,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有趣; 2、含蓄说明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 二、介绍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www.guaimaomi.com
三、整体阅读,感知课文内容: 1、从课文中获得有关物候学那些知识?(给课文分段)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1.2.3段)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第4.5段)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第6.7.8.9.10)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第11.12段) 2、说明顺序:以上四个部分的说明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 作者在介绍物候现象时采用了这样一种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它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同时使得文章很有条理性。 四、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本段是接春——夏——一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
标签:初二语文教案,初二语文教案模板大全,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语文辅导资料 - 初二语文教案
上一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9
关键词:
|
最新《初二语文教案》
热门《初二语文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