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观察物体观摩课教学设计[04-24 22:23:0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9314次
概要:引导观察。1.观察教室图。师:大家都喜欢拍照片吗?老师课前拍了两张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张是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另一张是在教室的那一面拍摄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小组交流一下,反馈意见。引导学生从教室的桌椅设施等区分教室的前面和后面,从而判断出是站在教室的那一面进行拍摄的。2.练习:哪张是从学校外面拍的?哪张是从学校里面拍的?你是从哪看出的?指名回答。3.指导观察,拍摄小猴。出示小猴玩具,“你想不想给小猴拍照?”教给观察的方法,生从一个位置观察小猴给小猴拍照。出示从不同位置拍到的小猴照片,生说说自己在小猴的哪个位置?拍到的是哪张照片?重点说说两个侧面的小猴的不同(脸朝哪?尾巴朝哪?)小组活动,交换位置,从不同位置观察小猴。师:“通过给小猴4个不同位置的观察,你有什么体会?”(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板书结论。4.练习。师:小红、小云、小芳和小玉4个同学用同样的方法为一只小猴拍了照片,你知道下面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出示第二个例题的情境图)学生回答,并阐述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连线。三、活动交流。1.“想想做做”第2题。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瞧,校园里有一辆汽车,(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三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你知道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2.“想想做做”第3题。你能说说四个小朋友看到的各是哪一幅图吗?3.奥运摄影师观察奥运照片,判断摄影师的位 苏教版:观察物体观摩课教学设计,http://www.guaimaomi.com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设疑,引入情境。 两只小鸟为同一块金牌照相,为什么照的照片不一样呢? 2.揭题,导入新课。 3.引导启发,感悟出两只小鸟观察金牌的位置不同。 4.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1.观察教室图。 师:大家都喜欢拍照片吗?老师课前拍了两张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张是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另一张是在教室的那一面拍摄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小组交流一下,反馈意见。 引导学生从教室的桌椅设施等区分教室的前面和后面,从而判断出是站在教室的那一面进行拍摄的。 2.练习:哪张是从学校外面拍的?哪张是从学校里面拍的?你是从哪看出的? 指名回答。 3.指导观察,拍摄小猴。 出示小猴玩具,“你想不想给小猴拍照?” 教给观察的方法,生从一个位置观察小猴给小猴拍照。 出示从不同位置拍到的小猴照片,生说说自己在小猴的哪个位置?拍到的是哪张照片? 重点说说两个侧面的小猴的不同(脸朝哪?尾巴朝哪?) 小组活动,交换位置,从不同位置观察小猴。 师:“通过给小猴4个不同位置的观察,你有什么体会?” (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板书结论。 4.练习。 师:小红、小云、小芳和小玉4个同学用同样的方法为一只小猴拍了照片,你知道下面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出示第二个例题的情境图) 学生回答,并阐述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连线。 三、活动交流。 1.“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瞧,校园里有一辆汽车,(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三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你知道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 2.“想想做做”第3题。 你能说说四个小朋友看到的各是哪一幅图吗? 3.奥运摄影师 观察奥运照片,判断摄影师的位置。出示图片,生齐答。 四、课外拓展,激发热情。 欣赏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奥运会场馆的艺术美。 五、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备注:江苏省2008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教案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全,小学数学辅导,小学数学教学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找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教案设计
关键词:
|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热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